面向未来,活在当下! 收藏夹
首页 > 政治 > 基础知识 > 必修4(生活与哲学)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前一条:意识的起源与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②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易错点〗
(1)有人脑就自然会产生意识(×)
解析:错。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历史上“狼孩”虽有人脑,但没有意识。
(2)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与大脑是两个概念,人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组成。
(3)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解析:错。“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反应”应为“反映”。即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4)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解析:错。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同样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反映。
(5)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解析:错。意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这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形式理论、方针、路线等是主观的。
(6)判断意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
(7)神灵上帝、梦境奇遇等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是人脑自身的产物。(×)
解析:错。神灵上帝、梦境奇遇等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不过是对现实歪曲的反映。
(8)人们对过去、现实事物的认识是客观的,对未来的预测则是主观的。(×)
解析:错。人们对现实、过去以及未来的认识都是客观的。
〖例题〗
(2012海南)1920年,有人在一个狼群中发现了两个女童,立即把她们送到当地的孤儿院,她们怕水、火和光,白天躲藏,夜间活动,每晚都像狼引颈长嚎,吃肉时不用手而是用牙齿撕开吃,对他人不感兴趣、没有感情。“狼孩”现象佐证了( )①人的感情交流方式取决于其有目的的意识活动
②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
③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生活能力都是能改变的
④人在社会活动中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和情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产生和本质。材料中狼孩虽拥有人脑,但由于长期脱离社会生活而养成了和狼一样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这说明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生活方式、精神生活。①说法错误,人的感情交流方式取决于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取决于意识活动;②说法正确;人的先天条件是天生的,具有客观性,人是无法改变的,③错误;脱离社会实践的狼孩,“对他人不感兴趣、没有感情”,说明人在社会活动中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体力和情感,④正确。故本题选C。
后一条: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收藏知识
收藏知识
相关知识
    无相关信息
发表笔记 共有条笔记
验证码:
学习笔记(共有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