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活在当下! 收藏夹
我的
首页 > 历史 > 基础知识 >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重点知识点梳理

重点知识点梳理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①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吸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西欧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②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初,两欧工业生产大都恢复二战前水平,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
③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为摆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与威胁。
④思想因素: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2)过程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6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3个机构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
(3)特征: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
(4)影响:
①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④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2、迅速兴起的日本
(1)原因:
日本政府的方针及战略: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把发展经济作为其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出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国际事务中日本采取低调姿态,在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础,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战后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并普及教育,加快培养人才,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准备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美国的大力扶植。原因:1948年后,由于冷战的加剧和中国形势的变化,美国改变对日政策,转向扶持日本,帮助日本恢复经济。表现: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战争赔偿;归还已拆迁的日本工业设备;向日本提供资金和物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刺激了日本产业成长。
美国推动日本民主改革:通过民主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落后因素。这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后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日本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迅速缩小和拉平与国外技术的差距,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2)表现:
_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地价与股价的暴涨,日本迎来了泡沫经济时代,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长期低速,社会经济存在许多问题。
1994年,日本经济开始复苏,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纯资产占世界第一,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影响: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
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严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使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中国的振兴
(1)背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2)经过:
①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年—1956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枷锁,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增强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实力。
②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年—1966年):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到1966年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遇到过一定的挫折,但依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1966-1976):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极大的损失。
④改革开放后(1978年以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20多年里,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3)影响:
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时间:1961年
(2)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② 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争霸的国际格局日趋明朗,两大集团对峙加剧。美苏的争霸活动对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③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己的主权,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的地位,采取不与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3)经过:
①发起国家与发起人: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
②时间标志: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③宗旨:
a.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
b.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它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收藏知识
收藏知识
相关知识
发表笔记 共有条笔记
验证码:
学习笔记(共有 0 条)
开心教练从2004年开始自费开设这个网站. 为了可以持续免费提供这些内容, 并且没有广告干扰,请大家随意打赏,谢谢!,
(微信中可直接长按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