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 (1)概念和性质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历史上把唐太宗时期的繁荣局面称为“贞观之治”。它是封建地主阶级治国安邦的政治典范。 (2)原因和条件 ①隋末农民战争推翻了隋朝,沉重打击了统治阶级和士族势力,使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②隋朝的基础建设、制度革新和经济繁荣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③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杰出的政治才干、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明的政策措施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 ④民族关系的融洽、对外交流的频繁和科技的进步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创造了当时的经济繁荣。 (3)表现 ①制度建设: a.政治上发展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b.文化上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 c.经济上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②重用人才 a.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避亲仇(如重用原是太子李建成属官的魏征);办学科举,广开才路。 b.使用人才。知人善任,各取所长(房玄龄,杜如晦);一视同仁,民族平等;广开言路,兼听博采。纳谏如流,奖罚分明。 c.爱惜人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待臣以礼,爱护下属。 ③从谏如流 ④慎用刑法 ⑤轻徭薄赋,修养生息 ⑥力倡节减 (4)影响与评价 ①贞观年间,唐太宗采取的各项积极措施,不仅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其政治经济制度、用人政策和民族政策等一直影响、贯穿到武则天统治时期和唐玄宗统治前期,为唐朝的持续发展和“开元盛世”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②贞观之治调整统治政策,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力求长治久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但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评价唐太宗
全网搜索"贞观之治"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