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活在当下! 收藏夹
我的
首页 > 历史 > 基础知识 >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时间〗
1840—1911
〖地点〗
广东、上海等地
〖背景/原因〗
(1)占据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商品经济的缓慢发展:①鸦片战争前夕,中国自然经济已经有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村中“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没有多大变化。 ②地主和贵族的地租,主要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交换。③商人积累的资金主要用于购田置地,而不是用来扩大商业经营规模。
(3)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利用其政治和经济上攫取的特权,大肆向中国倾销工业品,打击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直接造成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过程/经过〗
(1)解体过程:①“纺”与“织”的分离: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②“织”与“耕”的分离:随着洋布的输入,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2)解体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盛产的土纱、土布销售陷入困境。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解体速度加快: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起。②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依赖夺取的更多的特权,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并深入内地市场。外商在华私自设立工业、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等企业迅速发展。中国传统手工业遭到全面打击。
〖结果〗
(1)瓦解自然经济:外资的入侵,对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一方面削弱了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也沉重打击了城市手工业。
(2)农副产品商品化: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商品率提高,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它们操纵丝茶市场,使中国丝茶生产服务于国际市场需要,日趋商品化。人教版)
(3)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r劳动力市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收藏知识
收藏知识
相关知识
    无相关信息
发表笔记 共有条笔记
验证码:
学习笔记(共有 0 条)
开心教练从2004年开始自费开设这个网站. 为了可以持续免费提供这些内容, 并且没有广告干扰,请大家随意打赏,谢谢!,
(微信中可直接长按微信打赏二维码。)
微信 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