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平面向量 §5.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二、重点难点 (这里输入)
三、特别提示 (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数,可正、可负、可为零,且|a→·b→|≤|a→||b→|,若a→·b→=|a→||b→|cosθ,则 当θ=90°时,a→·b→=0; 当θ∈[0°,90°)时,a→·b→>0; 当θ∈(90°,180°]时,a→·b→<0; 当用坐标形式计算向量的数量积时,其结果仍是一个数,数的符号含在计算结果中. (2)当a→≠0时,由a→·b→=0不能推出b→=0,这是因为对任一个与a→垂直的非零向量b→都有a→·b→=0.当a→≠0且a→·b→=a→·c→时,也不能推出b→=c→,因为当b→是与a→垂直的非零向量时,有a→·b→=a→·c→,但b→≠c→,也就是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消去律. (3)向量的数量积不同于实数的积,不能把实数积的运算法则照搬到向量的数量积上来. 特别地,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即(a→·b→)c→≠a→(b→·c→),这是因为a→·b→和a→·c→都是一个实数,故(a→·b→)c→是与c→共线的向量,a→(b→·c→)是与a→共线的向量,而a→与c→不一定共线,所以(a→·b→)c→不一定等于a→(b→·c→). (4)注意:x1y2-x2y1=0与x1x2+y1y2=0不同,前者是两向量a→=(x1,y1),b→=(x2,y2)共线的充要条件,后者是它们垂直的充要条件. (5)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可以解决几何中两线垂直、两线的夹角及线段的长度问题,只需把问题转化为向量来表示,用向量的运算来求解,并且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更方便,真正实现几何问题代数化.
应用举例 一、应用特点 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及其几何意义 2、向量的平行、垂直、长度和夹角 3、运用向量的数量积解决几何问题
二、案例示范 (回味相关知识与方法,寻找解题办法,若有困难,可以参考“提示”,还有困难,可以参考“解答”或倾听老师的分析示范)
1、已知a→=(2,3),b→=(-1,-2),c→=(2,1),试求a→(b→·c→)和(a→·b→)c→的值.
评注:向量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此例说明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
评注:在求向量数量积时,注意夹角范围,注意a→//b→时有θ=0°和θ=180°两种情形,a→⊥b→⇔a→·b→=0.
评注:注意运用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a→⊥b→⇔a→·b→=0解决几何问题
实践体验 (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体验中反思感悟,力求独立,力求提高.)
1、已知OP→=(2,1),OA→=(1,7),OB→=(5,1),设X是直线OP上的一点,其中O是坐标原点. (1)求使XA→·XB→取最小值时的OX→; (2)对(1)中求出的点X,求∠AXB的余弦值.
评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解决垂直、夹角等问题的重要方法.
评注:本题通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赋予几何图形有关点与向量具体的坐标,将有关几何问题转化为相应的代数运算和向量运算,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应深刻领悟其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此外,题中坐标系建立的恰当与否很重要,它关系到运算的繁与简.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夹角、向量的长度等基础知识及运用向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1、已知直线x+y=a与圆x2+y2=4交于A、B两点,且|OA→+OB→|=|OA→-OB→|,其中O为原点,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 答案:±2 2、已知向量a→=(1,1),b→=(2,-3),若ka→-2b→与a→垂直,则实数k等于______ 答案:-1 3、已知a→、b→都是非零向量,且a→+3b→与7a→-5b→垂直,a→-4b→与7a→-2b→垂直,求a→与b→的夹角. 答案:60° 4、设函数f(x)=a→·b→,其中向量a→=(2cosx,1),b→=(cosx,3sin(2x)),x∈ℝ (1)若f(x)=1-3且x∈[-π3,π3],求x; (2)若函数y=2sin2x的图象按向量c→=(m,n)(|m|<π2)平移后得到函数y=f(x)的图象,求实数m、n的值. 答案:m=-π12,n=1
学习感悟 1、由于数量积是新运算,所以不能将代数运算的运算律完全照搬过来,在数量积运算中除可运用3条运算律外,其他经常在代数中使用的运算或规律不一定成立.以下三点要特别注意: 第一点,当a≠0时,a→·b→=0不能推出b→一定是零向量.这是因为任一与a→垂有的非零向量b→,都有a→·b→=0,所以在代数中我们常用的“若ab=0,则a=0或b=0”在向量的数量积中不适用. 第二点,则a→·b→=b→·c→,不能推出a→=c→,即等式两边都是数量积时,其公因式不能约去.这是因为原等式左右两边均是实数,是一个实数等式;而a→=c→是一个向量等式,所以二者不等价.另外,我们学习的向量运算中没有除法,相约实质是相除,这是不允许的.实际上从下图中看出,虽然a→·b→=b→·c→但a→≠c→.这就是说,在代数中常见的2x=6则x=3的变形在数量积中不适用. 第三点,结合律对数量积不成立,即(a→·b→)c→≠a→(b→·c→).这是因为(a→·b→)c→表示一个与向量c→共线的向量,而a→(b→·c→)表示一个与向量a→共线的向量,但向量a→与向量c→不一定共线,即使共线,其积也不一定相等,所以(a→·b→)c→≠a→(b→·c→) 2、利用a→⊥b→⇔a→·b→=0(向量式),即a→⊥b→⇔x1x2+y1y2=0(坐标式)来证明两条直线垂直,使判断直线垂直又多了一种简便的方法.要注意将x1x2+y1y2=0 和判断平行的x1y2-x2y1=0区别开,不要混淆.记忆的方法还是参照y=kx+b中,当k1=k2中,两直线平行;而k1k2=-1时二直线垂直,即y1x1·y2x2=-1,于是x1x2+y1y2=0. 3、由于向量有几何法和坐标法两种表示,它的运算也因为这两种不同的表示有两种方式,因此向量问题的解决,理论上讲总可有两个途径即基于几何表示的几何法和基于坐标表示的代数法,在具体做题时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返回